红色教育资源推动珲春文旅融合发展 -凯发app下载
从1992年国务院批准珲春市为进一步对外开放边境城市,到2009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再到201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凭借各种独特优势,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珲春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和旅游美誉度。
初秋的珲春,云卷叠峦。从珲春市区一路向东,沿途的敬信湿地、圈河口岸、阳关坪、吴大澂雕像、张鼓峰、“东方第一村”、龙虎阁等众多旅游景点如串起的明珠,将70余公里的边境线点缀成一道秀丽的风景。
防川景区的龙虎阁位于防川村,“龙虎阁”的名字来源于龙虎石刻的“龙虎”二字,这是吴大澂在1886年与沙俄谈判期间在珲春书写的。在清朝光绪年间,时任钦差会办北洋事宜大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吴大澂,临危受命,奔赴边疆,在与沙俄代表的勘界谈判中据理力争,成功重立土字碑、收回珲春黑顶子地方、争得图们江口出海权。吴大澂以“一寸土地尽寸心”的爱国之心,成功捍卫了神圣国土和民族尊严,为守护边疆领土完整作出了重大贡献。吴大澂还是著名的金石学家、书画家、收藏家、杰出的边塞诗人、东北开发的先驱者,在吉林废除封禁、招垦实边、兴军固防中卓有建树。
据资料记载,龙虎石刻原址在珲春市凉水镇的“龙虎亭”,后搬到了市区内的龙源公园内。为更好地体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2013年,石刻被移至防川龙虎阁一层。多年以来,龙虎石刻从“龙虎亭”到“龙虎阁”,从乡村到市区,再到三国交界的防川景区,见证了珲春文旅的融合发展。
今年9月初,“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牌在珲春市吴大澂纪念广场揭牌。一座由花岗岩雕刻而成的吴大澂雕像面向东南方,坚定地注视着图们江出海口,犹如生前一般守护着国家领土。广场中,一幅中国地图造型的景观绿雕镶嵌在坡地上,“寸土寸心”四个描红石刻彰显了吴大澂捍卫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的爱国情怀。为提升吴大澂纪念广场的文化氛围和教育阵地作用,珲春市不断加大广场改造升级力度,丰富展览内容、开展特色活动、加强宣传推广,让吴大澂纪念广场成为国防教育的主阵地、参观学习的热门“打卡地”,让“守土有责”“寸土寸心”“兴边富民”的意识深入人心。
细读“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牌上吴大澂的爱国壮举后,珲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员周莹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员,将学习好、宣讲好吴大澂的爱国英雄事迹,让全民国防教育氛围更浓、形式更活、成效更实。该广场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外地游客慕名前来“打卡”,他们以各种方式深切缅怀吴大澂的保疆功绩和爱国壮举。“吴大澂的英勇事迹深深震撼了我。我们一定要把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下去,用如磐初心捍卫国家尊严、维护领土完整。”长春游客蔡晶说。
市文广旅局副局长俞美介绍:“下一步,珲春市将把吴大澂纪念广场建设成为防川景区游览路线上必经的打卡景点,设立市区至防川的公交站点,以供团客及散客停车游览;配备专业讲解员,在广场提供讲解服务,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历史文化故事;完善广场周边的商业配套设施,设计开发吴大澂周边文创产品,将吴大澂纪念广场打造成一个集文化、休闲、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空间,努力建设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国防教育基地。”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肇家星 文/图